上海港是指由上海市所管辖的港口,分为多个港区,主要位于黄浦江两岸、长江入海口南岸、杭州湾口上,自1843年上海开埠后很快成为中国最大港口,自2010年起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2014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528.5万标准箱,年货物吨位7.55亿吨(2014)。港口经营业务主要包括装卸、仓储、物流、船舶拖带、引航、外轮代理、外轮理货、海铁联运、中转服务以及水路客运服务等。
上海港由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目前该公司有国有独资港务(装卸)企业 11 个,即:上海港集装箱有限公司、民生港务公司、南浦港务公司、高阳港务公司、煤炭装卸公司、新华港务公司、张华浜港务公司、军工路港务公司、宝山港务公司、罗泾散货码头公司、客运服务总公司;有中外合资港务(装卸)企业 3 个,即: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上海港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和沪东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
上海港共有各类装卸机械计3256台,其中起重机械类578台,输送机械类660台,搬运机械类980台;另沪港合营的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拥有搬运、专用机械204台。
公用码头港区张华浜公司和军工路公司以及南浦公司的开平码头备有铁路专用线米,其中装卸线米。张华浜、军工路两公司的铁路专用线通过上海铁路局何家湾编组站(港务局备有调车用机车两台)、开平码头铁路专用线通过上海铁路局南站与沪宁、沪杭两干线铁路相接,沟通全国铁路网。
上海的港口在隋唐年间逐渐形成,在明清已相当繁荣,到1843年上海开埠后,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最大港口。1940年代后,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下降。而自1990年代起,上海港开始了快速发展,成为了世界级的大港。
在早期,黄浦江尚未形成,上海的港口位于顾会浦(吴淞江支流)能通达的华亭镇,以及吴淞江入海口的青龙镇。在宋代,两个镇都是对外贸易口岸。南宋时,港口位置逐渐移向出海口,在宋景定末年至咸淳初年(1264年-1265年),上海建镇并设置市舶提举分司,为全国七个水路口岸之一。
到了明代中期,海轮已经可以通过黄浦江直达县城。清朝康熙年间曾开海禁,在上海设立江海关,为当时中国四大口岸之一。到乾隆年间因全国只许广州开放,上海港的外贸运输中断,但上海港依旧逐渐发展已成全国最主要的江海中转枢纽港。至战争前夕,上海港的内贸吞吐量已经是中国首位,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根据战争后的《南京条约》,上海自1843年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五个港口之一,在之后十年间,上海取代了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上海港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港口。根据统计,在1925年-1933年,中国外贸进出口货值的55%经由上海港完成,而国内贸易货值平均也占全国港口的38%。到了1936年,中国一半以上的大型轮船企业将总部设在上海,上海港的航线条以上,已成为远东的航运中心。
1937年的淞沪会战后,日本逐渐控制了上海港。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完全沦陷,之后远东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从上海转移到了香港,上海港的地位逐渐被香港取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上海港一直为中国大陆最大港口,但是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下降。在1976年,全年货物吞吐量为5461万吨。
上海港在1970年代开始进行集装箱货运的尝试。1973年,上海港开始了与横滨、大阪、神户等港间的5吨10英尺小型集装箱捎带试运业务,是中国大陆最早进行国际集装箱装卸的港口。1978年,上海港至澳大利亚航线开通,为中国大陆首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上海港大力发展集装箱货运则是在1980年代之后,开始在黄浦江两岸建设集装箱码头,并对陈旧港区改造,还将部分港口转移至长江口。
1990年开始,随着中国和上海的经济快速发展,上海港的货运量也不断提升。在集装箱装卸量方面,上海港自2003年起位居世界三甲之列,并于2005年货物吞吐量首次达到世界第一,以集装箱吞吐量为基准,上海港保持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
上海港的港口早期集中于黄浦江中下游,但由于黄浦江逐渐无法满足繁忙货运要求,以及对大型货船的水深限制,上海港在1990年代起开始往长江口南岸扩展,并于2005年开始使用位于杭州湾口的洋山港,以满足超巴拿马级货船的停靠要求:
洋山深水港,位于杭州湾口的填海形成的港口,可满足吃水15米以上的货船停靠以及自由进出(例如马士基最大的集装箱船吃水在15.5米到17.5米之间)。
上海港主要由分布在长江入海口南岸的宝山、张华浜、军工路、外高桥、共青、高阳、朱家门、民生、新华、复兴、开平、东昌等港区构成。目前,港区正逐步向南岸黄浦江畔扩展,以缓解由于泊位拥挤造成的外籍船舶转靠南通港的局面。
吞吐量50年代末上海港货物年均吞吐量虽然仅为0.17亿吨,但已经超过解放前的最高纪录。1984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当时外贸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仅22%。2000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破2亿吨大关,外贸货物比重升至37%。2002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连续3年超过2亿吨,2002年达2.64亿吨,比上年增长19.4%。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61万标准箱,已超过高雄港,居世界第4位。2003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达3.16亿吨,比上年增长19.8%。,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28万标准箱,居世界第3位。2004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79亿吨,与2003年同比增长19.8%,约占全国规模以上沿海港口吞吐量 荷兰鹿特丹港 15%,超过了荷兰鹿特丹港(约3.54亿吨),成为仅次于新加坡港(3.88亿吨)的世界第二大货运港口。 200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55.4万TEU(标准箱),较2003年增长29%,约占全国规模以上沿海港口集装箱量的24%,超过深圳港,居香港、新加坡港之后列世界第三。 此外,2004年上海港内河货物吞吐量完成1.06亿吨,同比增长7.3%。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升至世界第二 集装箱吞吐量位列世界第三。 2004年上海港全年新开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条,其中欧洲、北美、中东、澳洲等远洋班轮航线余个港口建立了业务往来。目前平均每月始发的国际国内航班密度已达1716班,其中国际航班827班。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4.43亿吨,比2004年增长16.7%,首次超过新加坡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808万TEU。2006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37亿吨。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4.7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地位;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0.67亿吨。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13亿吨,其中,外贸出口1.03亿吨,外贸进口1.1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71.9万标准箱,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量的24%,在世界集装箱港口中继续位居第三。集装箱吞吐量中,内支线万标准箱,内贸集装箱吞吐量313.7万标准箱。截止2006年底,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班达到每月2106班,其中,远洋航线班,内支线%,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15万标准箱,增长20.4%,首次超越香港,跃居世界第二,明年有望超过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这里,通达北美、欧洲、地中海、波斯湾、红海、非洲、大洋洲等世界12大航区,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建立了业务往来,吸引了国内外65家船公司加盟国际班轮航班营运,平均每月开出的国际国内航班达2182班,其中国际航班达1009班。2008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82亿吨,同比增长3.6%,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800.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1%,货物吞吐量完成3.68亿吨,同比增长4.5%;外贸吞吐量完成2.55亿吨,同比增长9%;其中外贸进口完成1.2亿吨,外贸出口完成1.3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9.6%和8.5%,仍位列世界第2。而外高桥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再次突破1500万标箱,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作出了重要贡献。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2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4.7%,水水中转比重达到50%。 上海港全年引领各类中外船舶6.19艘次,同比增加2,100艘次。 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上海港集装箱货轮出入境数、集装箱吞吐量与2007年相比都略有下降。2008年,外高桥口岸共办理出入境船舶1.727万艘次、出入境人员24.3万人次,与2007年相比分别下滑3%和7%。这也是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货轮出入境数、出入境人员、集装箱吞吐量在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长后,首次出现数据下滑。专家分析,此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已通过贸易扩散至航运市场。为降低成本,不少航运公司采取了减少航线运力、船舶减速等多种手段,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2009年1月份:上海港货物吞吐量3862万吨,同比减少19.2%。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3358.8万吨,同比减少19.8%,内河货物吞吐量503万吨,同比减少15.0%;全港外贸货物吞吐量1596.4万吨,同比减少28.8%,内贸货物吞吐量2265.4万吨,同比减少10.8%。全港集装箱吞吐量190.1万标准箱,同比减少19.3% 。 2月份:上海港货物吞吐量3547.5万吨,同比减少13.9%。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3053.90万吨,同比减少19.23%,内河货物吞吐量493.60万吨,同比增加45.52%;全港外贸货物吞吐量1475.20万吨,同比减少21.22%,内贸货物吞吐量2072.30万吨,同比减少7.80%。 2月份,全港集装箱吞吐量152.80万标准箱,同比减少17.72%;国际出口航线%,国际进口航线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标准箱,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
2010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在优化航运集疏运体系、完善航运服务功能、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随着国内经济企稳回升、欧美市场复苏、世博会对经济的拉动以及相关政策效应显现,上海港集装箱和货物吞吐量增长显著。根据快报数据显示,去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05万标准箱,超过新加坡港50万标准箱左右,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枢纽港”重要标志的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37.7%;货物吞吐量完成6.5亿吨左右,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2011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上海口岸在全球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据统计,2011年上海港全港货物吞吐量7.3亿吨,同比增长11.4%,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万标准箱,达到317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2%,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个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000万标准箱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全球双第一地位。全球排名前20家班轮公司都有分支机构入驻上海。洋山深水港北港区和外高桥四、五、六期工程相继投入使用,上海港海港码头泊位数量达到1160个,泊位长度达到119.2千米。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三期工程顺利完成,航道水深达到12.5米;长三角内河高等级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启动。
2012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为7.36亿吨,同比增长1.1%;集装箱吞吐量报3252.9万TEU,同比增长2.5%,两者均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位置。
2013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7.76亿吨,同比增长5.5%;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361.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3%。全港货物吞吐量连创历史新高,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